天干地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纪年、记时方法,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占卜和农业社会。在农耕文明的时代,天干地支用于纪时,结束了早期依靠季节气候记录的方法,也标志着中华文明进入了记年历的阶段。古代人用天干地支来记年,如 黄帝纪年、殷汤纪年等都是基于天干地支的纪时法。
天干地支的组合个数是六十,可用于表示六十年一轮回的时序周期,它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、道家文化、佛教文化、民间文化、农业文化等文化融合的产物,贯穿于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中,是汉字文化的独有组成部分,其精神内涵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,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应用。
古代人不能像现在人一样通过手机等智能设备来确认时间、日期等信息,天干地支记时法恰好为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。最初的天干是五元素之一——木(乙、丙、寅)、火(丁、巳、午)、土(戊、己、辰)、金(庚、辛、申)和水(壬、癸、亥),后来包含并重复二十年(十天干),地支则是十二生肖。通过天干地支的组合排列,古人可以准确地知道当前时间、日期、年份等,这种方法延续至今。